1. 尋找班底:要把大學生全部找去作一個長期的服事很難,在這其中,找到幾位比較願意委身投入的,從這一些人成為一個最基本的開始的人。 慢慢接觸,認識瞭解,就有人開始願意委身。所以我們的事工都是這樣,前面一兩年都是在摸索,做了一兩年之後,他們就慢慢覺得這個有意思,他們就比較願意參與。
    2. 先試試水溫:一開始我只有參加別人舉辦的服務學習營隊,過程中發現不錯,才開始找機構合作。

2.事工評估:

    1. 去年是第一次辦,兩三個月來五六個學生,讓他們覺得這個非常有價值。因為其實一般長老會教會的團契不是那麼OPEN,也不是很容易就是有新朋友進來,那我覺得這是一個開始一個起始。

    2. 今年的寒假因為時間比較短,投入的也比較倉促。這次帶完之後,大概也有七八個學生是有固定加入這個國中的團契(獨立在教會的原本的青少契之外,就是專為這個國中學生開的一個團契。

三、新團契的運作方式:

    1. 三方協作:校園的福音老師、和平教會的青年團契輔導,還有青少契輔導,一起共同帶這個團契,屬於共同投入。基本上事工變得輕省,教會不會額外需要多帶一個學生團契,相對的服事負擔的量上面,不會那麼明顯。
    2. 教會受益(教會因為服務學習營隊產生的附加價值):漸漸看到教會的年輕人,開始對這件事情越來越有負擔,越來越有更多的人參與在這個團契(新的團契)的服事當中。也對這個服務學習型的服務隊很有負擔。

四、關係型的傳福音模式(模式)

1. 關鍵人物是福音教師:(校園福音的切入點)

    1. 福音教師在學校的影響力:認真出來服事的時候會帶動學校裡面其他的基督徒老師。大部分的基督徒老師,不是沒有想要傳福音,他們的作法可能是,我管教好學生,做一個好老師,關心學生,也讓學生知道我是一個基督徒。
    2. 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小歪老師在學校成立一個服務學習社團,社團的成員都是小歪老師去各班找來的。不是用學校的社團時間來培訓學生,而是另外請學生用中午休息的時間出來培訓。

2. 牧者的參與:
3. 漸進式的意象傳遞:

    1. 在青年禮拜中,請小歪老師分享
    2. 私底下一個一個找同工談
    3. 參與過後的大專生成為事工口碑

4. 創造挑戰:

「這個國中的國中生跟那個偏鄉地區的小學生是很不一樣,因為我們這個福音隊來參加的國中生是要全額繳報名費的,一個兩千五。他們是要自己交全額的錢去,他不像那個偏鄉的小朋友,以前我們去偏鄉的時候有些小朋友他們就是可能有吃飯的問題,可能有那種服儀的問題,就是他們在經濟上不一定那麼的好。你知道帶這樣的國中生,那麼富裕的國中生,他們不一定是很好教導,老實說那是個挑戰。那這些國中生絕對不會比偏鄉地區的小朋友可愛,可是我覺得說那不代表他們沒有需要,他們也有需要。然後他們在物質上他們可能很富足,可是他們反而在關係上、可能在個人自我的認知上,他們其實不一定是比較成長,那我覺得我帶這一群大學生去陪伴他們,跟他們建立關係,他們就會很深刻的去感受到,那個建立一個深刻的關係,能夠帶給這些國中生影響力。我覺得「做ㄧ個基督徒他們其實對傳福音這件事情是有負擔的,如果我們能夠讓他們看見他們可以用什麼方式有效的去傳福音,我覺得他們會對這件事情有回應。 」

參、福音鐵三角服務學習模式:

我們教會有人力資源,可是我們教會在帶這群國中生的時候,我們可能沒有他們那麼專業,所以我們是有足夠的人力資源,甚至應該說我們也有足夠的財務資源,可是機構他可能沒有這麼多的人,也沒有這麼多的財務,我們跟他們合作其實是每一個單位用他們最專長最有利的那個方式去運作,

一、「互相效力」:

1. 校園團契:負責培訓地方教會大專生,大專生培訓國中生,國中生進行服務學習營隊一線服務。

2. 和平教會:提供大專生參與訓練,財務和場地。教會的青年有傳福音的負擔,可以專心地花時間與福音對象相處。

3. 當地教會:經過外來教會福音隊舉辦營隊或活動,以活絡社區,幫助社區小朋友進入教會,「後續持續跟進」必須由在地教會負責。後續的牧養銜接成為福音隊的困難,後續的牧養應該是當地教會的工作,外來的福音隊主要是提供資源,讓當地資源較缺乏的教會,可以活絡起來。

4. 福音教師:如果沒有福音老師,只有機構跟教會,其實找不到那一群國中生。

二、福音鐵三角進行連結的方式

1. 福音教師主動接線:
(Q: 那當初是小歪老師,陌生拜訪你嗎?就是說當初是怎麼接上線的。 )

小歪老師(福音教師)想要傳福音,教書是他的手段,但他專注本業,認真教書,得到學生的喜愛。當他想要成立服務性社團,學生會想要參與,舉辦了服務學習營隊之後,學生想要認識這個信仰,但是,沒有一個可以帶他們去的地方—教會。
         他不能帶他們去參加師大附中的團契吧,雖然師大附中很近,可是不能去那裡啊,因為那是高中生的團契啊!他自己的母會在松山,距離較遠。怎麼讓在地的學生可以進入社區的教會,是他思考的點。
那這一群對信仰很有興趣、想要認識信仰的國中生怎麼辦?
QP: 福音教師如何選擇在地教會?
2. 福音教師串接的考量點:(小歪老師考慮了很多點)

  1. 教會的信仰狀況
  2. 教會的遠近距離
  3. 比較習慣的模式
  4. 雖然對和平教會完全不認識,剛好碰到我們教會一個會友,和平高中的一個老師,透過那個老師和我接上線。

3. 教會與學校的串接:(教會端如何與社區學校產生關連性?)
曾牧師曾經在這個國中,帶過得榮一年的團體,利用每?禮拜導師的時間帶團體課程。經過兩個學期,班級數增加,同工不堪負荷。
反之,小歪老師所提議的服務學習團體,只要五六週的時間

福音教師提出福音鐵三角模式
最重要的是提出來這個傳福音的模組,我覺得是以一個地方教會來講它可以負擔而且是可行的,真的是相對投入的那個能力輕鬆很多。其實我每次去跟他分享我都一直講到說這個很輕鬆,真的很輕鬆,比我以前做的那個輕鬆太多了,而且他果效又更明顯。

4. 合作過程中,有可能會產生的衝突:
Q:因為不只小歪老師還有校園的人,那在配搭的過程裡面有沒有一些.
 

    1. 價值觀的衝突:

我自己是長老教會出身的。可是我自己在成長的過程當中,我很受校園團契的影響。我自己的母會裡面有一半是走校園系統的,有一半是走長老會系統的,就是他們在學生時代所走的路。小歪老師很想傳福音,可是他做的方式就是很扎實的去做好他該做的那些事情,他很認真的去關心學生。他用的方式是你覺得他不會做很暴走。

  1. 文化上的衝突: (教會比較擔心福音教師的地方:)

因為我以前去過一個學校,在我們附近的國小。那個學校全面封閉基督徒進入學校做任何事情,因為以前發生教會去到學校機構的時候,尺度沒有拿捏好,有一些言論很誇張,一下子學校就把所有門都關掉了。我們教會不是那種模式,那我跟小歪老師合作的時候感覺他很聰明,很靈巧像蛇,他知道如果他直接在學校裡面跟學生說你要不要信耶穌,我們帶你去傳福音,一旦被學校抓到了,福音的門就關了。 我們教會也是這種風格的。所以我們教會有在新生國小教那個彩虹晨間課程,我們也很小心。就是那個底線,你能夠踩到哪裡,哪一條是紅線,你自己要很清楚,那你想要跟小朋友傳福音,你要很注意。你一旦去踩過那個紅線,你就會失去那個機會。

三、福音教師需要具備的能力:

  1. 不但有熱情,而且他有行政能力,很多人很熱情沒有行政能力。他這方面做的非常好,所以他後來把我們這個服務隊去報教育局的那個服務學習的營隊,他就得到特優第一名。我真的覺得這不是有熱情就可以做得到的。其實我們是在傳福音,我們在傳福音的一個營隊,居然被教育局拿去表揚。我們本質上從頭到尾都在傳福音,我們還呼召。

  2. 有包裝的能力。你可以做到讓那種學校單位或者是教育機構大家都肯定你,我覺得這個都是小歪老師的功勞,就是他很厲害的地方。我覺得我們成功其實小歪老師佔百分之七十,校園也很重要,我們教會其實只是出人而已,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所以我們是搭他們的順風車,我覺得這個順風車要好好抓住,千萬不要讓它跑掉,要抓住這個很好的機構,很好的福音教師。

 

四、教會內部對於模式的認同

QP: 如何促進教會內部對於服務學習模式的認同和溝通?

  1. 與主任牧師的溝通:我們有一個好的主任牧師,理念上可以溝通。 因為他以前也在機構做過事情,以前是路加傳道會的負責人,他知道機構跟教會之間的連結很重要的。
  2. 理念傳遞:我有好幾次在我們長執會或者是我們小會開會的時候,說明這個福音隊,它的原理、它的作法、它的模組,怎麼樣三個方面一起來合作的。
  3. 共識凝聚:主任牧師聽完之後,覺得非常好,教會已經脫離單打獨鬥的時代,教會就算你再怎麼厲害,如果去尋求到適合的資源,對教會會很有幫助,主任牧師的理解讓我覺得很放心,我很希望這變成是一個和平教會往後出福音隊的一個模式。

    2 3

 

聖道兒少福利基金會版權所有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 最佳瀏覽狀態為 IE7.0 以上•1280*960 以上螢幕解析度
活動時間:2014/09/15(一)  │ 活動地點:劍潭青年活動中心(台北市中山北路四段16號)  │  活動洽詢專線:02-2820-0131(林鈺翔弟兄)    04-2291-7171(陳淵弟兄)